很多人因为没有光模块等AI硬件股,所以对市场的这种抱团行为颇有怨言,但架不住人家的业绩就是全市场最顶的,也是最有确定性的,是现在的储能、固态电池没法碰瓷的。虽然我也没有,但作为整个市场的核心主线,作为所有成长股的爹,其实我并不希望它们A杀下来。它们可以跌,但不要急跌,急跌对整个市场都没有好处。储能、固态电池和过去的新能源重合度过高,所以从AI硬件股出来的资金炒它们,可能只是一时的。这次拿它们顶了两天,不代表它们和AI硬件就能达到同样的高度。目前看还是只看成AI硬件的补涨,接下来如果持续缩量,AI硬件和储能、固态电池可能会同时扑街。后两者未必能扛起大旗。最后补个八卦,甲骨文老板挺反华的,但他的现任老婆是中国人,沈阳的,90后,老板自己是80岁。...昨天全A指数涨2.26%,中位数涨0.96%,我关注的一个反内卷方向,化工ETF(516020)涨1.35%。我猜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,只要涨的是易中天这种科技大票,那账户就很难跑赢指数。虽然最近商品方向无甚大行情,但我还是非常重视反内卷方向。因为像这种题材,市场往往高估短期影响,而低估长期影响。反内卷是为解决通缩问题的,核心是PPI侧去产能,CPI侧涨价。PPI里能源化工的东西,权重占比高达25%到30%,所以能化产品对PPI的影响较大,是反内卷的重点。而且化工行业明显处于周期底部,产品价格低,产能利用率低,企业无甚利润所以扩张欲望也低,固定资产、在建工程和资本开支等指标两三年前就已经见顶。
打胎药私人店
行业越惨,越需要反内卷,所以惨就对了。以后地产如能企稳,再加上雅江水电站开工,以及中美关税缓和,化工品的需求大概率要迎来修复。从行业(中证细分化工000813)估值看,化工仍然属于低估品种,市净率仅高于近十年37.6%的时间。供给端,落后产能退出,严控新增产能,需求端,内需有大项目开工,外需有贸易战短期缓和,业绩底部,估值底部。
打胎药私人店 以及参考煤炭股,
化工是重资产行业,只要不扩张了,产品再涨个价,那现金流刷刷的,所以未来化工股完全有可能进化成高股息股。
打胎药私人店 总之我觉得化工ETF516020(场外联接A012537,联接C012538)可以潜伏,又有弹性又有高股息逻辑,胜率方面没问题。
至于赔率...那就得供需能改善到什么程度了。
化工ETF516020的近5成仓位都集中于大市值龙头股,包括万华化学、盐湖股份等,另外5成仓位也都是磷肥及磷化工、氟化工、氮肥等细分领域的小龙头。
打胎药私人店 这很容易理解,市场出清,市场集中度提升,龙头更受益。
打胎药私人店 昨天创新药跌的较惨,网传特朗普准备限制中国创新药。几个月前的关税战,我当时就发文点评过,
打胎药私人店 现在我还是这个观点,就是创新药比CXO还难被制裁,CXO是外包是代工,你跟中国CXO企业脱钩,最大的损失是成本上升,但美国药价齁贵,所以利润还有。
但如果卡中美两国正常的BD合作,那问题就大条了。
打胎药私人店 一是所有的大药企的管线都不是100%自研的,那样太烧钱了,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管线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,比如从最缺钱的中国biotech身上。
本来中国出品的就便宜,大药企普遍挑的还都是早期管线,便宜加倍,所以只要未来这些管线能做出一个爆款,那利润杠杠的。
打胎药私人店 特朗普不让它们从中国biotech买,哪里又有替代呢?
再一个,这是药啊,这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,没有就没有,老百姓忍忍也就过去了,所以这事儿从道义上完全说不过去。
难不成以后美国老百姓就能接受得了自己吃次药,中国人吃好药?某些罕见病,中国人有药吃,自己没药吃?这样的话,帝国荣光何在?
打胎药私人店 所以创新药是美国药企的未来,也是美国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必需品。
打胎药私人店 我们场外发车的稳健医疗组合和港股组合昨天都跌超1%,前者跌能理解,后者跌是因为持仓基金里也有一两个港股创新药。
打胎药私人店 我们昨天发车港股,买了点。
来源:芝士起源
转载请注明来自打胎药私人店,本文标题:《打胎药私人店劲爆传闻,集体暴跌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